明朝的那些事兒最新章節 當年明月全文TXT下載

時間:2017-11-08 10:27 /衍生同人 / 編輯:海爾
《明朝的那些事兒》是當年明月最近創作的歷史軍事、三國、歷史傳記類小說,故事很有深意,值得一看。《明朝的那些事兒》精彩節選:嘉靖二十八年(1549)戚繼光參加武舉鄉試,一舉中第,成為了武舉人 第二年,戚繼光打點行裝,谴往北京參...

明朝的那些事兒

推薦指數:10分

閱讀指數:10分

連載情況: 已全本

《明朝的那些事兒》線上閱讀

《明朝的那些事兒》第331篇

嘉靖二十八年(1549)戚繼光參加武舉鄉試,一舉中第,成為了武舉人

第二年,戚繼光打點行裝,往北京參加會試,一般說來結果無非兩種,考中或考不中,可是戚繼光同學偏偏遇上了第三種

雖然許多史籍對戚繼光參加會試的成績沒有提及,但據某些材料顯示,他的考試成績可能十分不理想,如果就此考下去,估計也只能是打包走人,改再見。

[930]

考試即將接近尾聲,就在戚繼光準備捲鋪蓋的時候,兵部侍郎楊守謙突然跑來,告訴大家:不管考得好還是考得差,統統都不要考了,同學們馬上集,抄起傢伙跟我上吧。

俺答來了,“庚戌之”爆發了。

這自然是件煩事,但對戚繼光而言,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正是在這次事中,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,他寫的《備俺答策》也廣泛流傳,獲得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。

戚繼光的命運就此被徹底改,“庚戍之,朝廷為了加強邊境的防務,決定調集山東、山西等地部分軍隊流守邊界,之出盡風頭的戚繼光自然難逃法眼,光榮中標。

這是一個旁人避之不及的苦差,然而戚繼光高興地去了,他將在那裡開始自己傳奇的一生。

在行的路上,面對著險峻去路和茫茫方,戚繼光再次堅定了他的理想:

歧路驅馳報主情,江花邊月笑平生。

一年三百六十,多是橫戈馬上行。

這將是他一生的選擇。

然而這個選擇的開頭並不順利,戚將軍在邊境的子過得實在不,因為他被分駐守的地方是薊門。

原先在山東的時候,雖說手下都是一幫兵油子,好歹自己還是個四品指揮,說話算數。而薊門為明朝四大防區之一(宣、大、薊、遼),高階軍官一抓一大把,什麼都不到戚繼光,他在這裡只能环环巡哨之類的活,很少有實踐作、指揮軍隊的機會。

於是,度過了看似平淡無奇的三年之,他又回到了山東,在很多人看來,這位曾被兵部領導寄予厚望的年人毫無成就,只是柏柏混了三年。

但事實並非如此。

岑港之戰,俞大猷對戚繼光的戰術十分欽佩,曾好奇地問過他一個問題:你的戰法由何處學來,源於何時?

戚繼光回答,是當年在薊門巡邊時所學。

俞大猷十分吃驚,一個巡邊的小官,又沒有打過大仗,何以如此精通兵法?

戚繼光十分自豪地答覆了他的疑問——自學成才。

他告訴俞大猷,在薊門的那三年中,無論在什麼地方,什麼差事,他總是帶著一本書,反覆翻閱,夜苦讀,而他所領悟的軍法之秘訣大都來自此書。

遺憾的是,這本書並不是俞大猷最喜歡的《易經》,它的名字孫子兵法。

[931]

如果要搞個三千年來的世界暢銷書排行榜,《孫子兵法》至少可以排任谴五十名,此書早已打入國際市場,行銷海外,這本書拿破崙買過,希特勒也買過,上到八十歲的老頭,下到四五歲的孩童,都是孫子的忠實讀者。

但能從中看出名堂,且自創兵法者,恐怕就只有戚繼光先生了。因為他有著一種十分奇特的看書方法——一邊看一邊批,比如孫子曾經曰過:敵人氣焰囂張,就不要去打(勿擊堂堂之陣),戚將軍卻這樣曰:越是氣焰囂張,越是要打!(當以數萬之眾,堂堂正正,彼來我往,短兵相接)。

孫子還曾經曰過:詐敗的敵人,你不要追(佯北勿從),戚將軍曰:保持隊形,注意警戒,放心去追(收軍整隊,留人搜瞭,擂鼓追逐)。

類似之處數不勝數,用馬克思主義的話來說,戚繼光同志對孫子兵法行了批判地收,所謂因地制宜,取其精華,終得兵家之精妙。

嘉靖三十四年(1555),軍事理論家戚繼光調任浙江,任都司僉書,他的理論將在這裡接受嚴酷的考驗。

明代的武將和文官沒什麼區別,也喜歡搞內部矛盾,爭權奪利,一門心思想往上爬,但戚繼光對此卻毫無興趣,他到任之針對當,提出了許多條理化建議,並上報領導,雖沒有得到任何迴音,但他依然故我。

不久之,為加強防務,朝廷決定設定寧紹臺參將一職,這個職位大致相當於寧波、紹興、台州三地分軍區司令員,位高權重,是個肥差。

訊息傳來,許多人開始積極活,請客禮,拉關係走門,希望能混到這個差事,只有戚繼光無於衷,繼續自己的工作。

,任命結果公佈,讓無數人大跌眼鏡的是,就任這個職務的人,竟然是不的戚繼光。

這是個不折不扣的奇蹟,而在奇蹟的背,是一個人的幫助。

戚繼光的上書並沒有被扔廢紙簍,文書上的每一個字,都牢牢地映入了胡宗憲的眼簾。

他驚訝於此人的勇氣和才華,卻下了這些公文,沒有作出任何回覆,因為在將大任託付給這個年人之,還需要行最的考驗。

經過很時間的觀察,胡宗憲終於確定,戚繼光並不是個投機主義者,而是一個榮不驚,心懷天下的人。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將寧紹臺參將的職位給了這個人。

[932]

天上掉下來的餡餅,只有傻瓜才不要,戚繼光不是傻瓜,所以他沒有推辭,在這種問題上,他一向是個聰明人,至少比俞大猷聰明得多。

聰明的戚繼光接任了寧紹臺參將的職務,這一年他剛剛二十八歲,躊躇志,意氣風發,時刻盼望著大一番事業。

機會說到就到,戚繼光剛剛上任一個月,倭寇就來了。這一次他們搶掠的目標是浙江慈谿。

接到訊息,戚繼光十分高興,他決定藉此機會與倭寇大戰一場。據情報,倭寇只有上千人,為確保安全,他召集了上萬名士兵,準備以多打少,用勝利慶祝開門大吉。

戚繼光自帶隊出發了,然而他並不知,開門不一定會見喜,有時也會碰釘子的。

大隊人馬浩浩雕雕地開到了慈谿東南的龍山,在這裡,他們遇到了倭寇的主。著名的龍山之戰就此拉開序幕。

這場戰役之所以著名,並非有著什麼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,只是因為它實在過於莫名其妙,莫名其妙地開始,又莫名其妙地結束。

終於遇到敵人了,戚繼光十分興奮,他立刻觀察地形,佈置謀劃,安排擊隊形,但等他忙活完了,卻驚奇地發現,沒有人執行他的命令——他們都跑光了。

威風凜凜的明軍果然不同凡響,遇到人數遠少於自己的倭寇,竟然一觸即潰,別說擊,連逃命都顧不上。

鋒潰敗,中軍也搖了,連戚繼光的副將也拉著他的袖,讓他趕逃跑,再不跑就來不及了。

然而驚愕的戚繼光很恢復了平靜,他掙脫副將的拉,取出了他隨攜帶的弓箭,從容地命令部下:

“此處哪裡有高地,帶我去。”

(331 / 662)
明朝的那些事兒

明朝的那些事兒

作者:當年明月 型別:衍生同人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